1.含糊
導游人員在講解時,首先必須對講解的內容胸有成竹,講解時才能有條不紊,詞語貼切。相反,如果對事物理解不準確,望文生義,說起話來就含糊不清,使人產生誤解。如有位德語導游員把“ 水魚湯” 這一菜肴中的“ 水魚” 譯成“ 水中的魚(W asserfisch)”,德國客人以為是淡水中一般的魚。當這一菜肴上桌后,客人才發(fā)現(xiàn)是“鱉魚”,便連連搖頭不吃,鱉在他們那里屬于保護動物。由于導游員把“水魚” 譯得含糊不清,游客便誤解, 如果把“ 水魚” 譯成“ 水中的龜(Wmserschildkde)”,其意思就明確些。還有的導游人員說話含糊,主要是對講解的內容不熟悉,缺乏自信心。講解時,常用一些“大概”、“可能” 、“ 好像” 之類的模糊語言,游客對此是不會滿意的,因為他們要求得到肯定的回答,確切的知識,不愿聽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的話。有句名言道:“言語的曖昧是由于思想的朦朧?!币虼?要在對講解對象十分了解的基礎上,注意使用準確、肯定的言詞,這樣才能贏得游客的信任。
2.羅嗦
有的導游員講解時,生怕游客不理解,反反復復,顛來倒去地解釋、說明,盡管其動機是好的,但羅嗦的話語往往會把聽者的耐心都耗盡。還有的導游人員想用一些嘩眾取寵的話來吸引人,講解時,故意用一些瑣碎的話作鋪墊,用不必要的旁征博引來東拉西扯,結果要么言不及義,要么離題太遠,使人感到羅嗦。美國口才學家卡耐基說:英文“ 羅嗦” 是盎格魯撒克遜語“ 反復咬啃” 的意思,“反復咬嚙” 則使人想到松鼠關在木籠里咬啃的情形。說話羅嗦的人,其言語內容實質性的東西少,就像海繭皮,看起來一大片,但放在開水里一燙,就只剩下那么一點兒。游客不喜歡那種寡言少語、金口難開的導游員,同時也討厭那種羅羅嗦嗦的導游員。
3.艱澀
口頭語與書面語不盡相同,如果導游人員在講解時,機械地背誦導游詞,用詰屈聱牙的修飾語、倒裝句、專用術語,或用艱澀冷僻的詞語,游客不僅聽不進去,而且無法消化(理解)。還有的導游人員為了賣弄知識,故意引用一些古文詩詞,引用之后又不解釋,故作高深。造成口語艱澀難懂的原因,除了導游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之外,不懂口語的特性也是其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須弄清口頭語與書面語的不同特點:
第一,書面語是無聲的,不能表達每個語句語音上的靈活變化,表情達意的功能自然打了折扣??陬^語的聲音有輕有重,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抑揚頓挫,豐富多變,聲音能起到很好的表情達意的作用。
第二,口頭語除語音語氣之外,還有面部表情、手勢、姿態(tài)等態(tài)勢語言做輔助,幫助表情達意??陬^語說得不連貫、不周密,對方一般能聽懂。無須像書面語那樣周全而規(guī)范。
第三,語言環(huán)境可以使口頭語大量簡略,每個句子不必非主謂齊全不可。加長了定語等修飾語,反而容易造成聽覺上的困難,也不便于語義表達。
4.不良的習慣語
講解時使用平時的口頭禪,最妨礙整個講解內容的連貫性,游客聽起來也很不舒服。如:
“這個,這個普濟寺最早的名字叫、叫這個這個……不肯去,不肯去庵,這個為什么叫這個,這個名字呢?這里有個傳說,嗯……這個這個傳說是,五代梁貞年間,有個和尚,叫這個這個……慧鍔的,對,這個這個和尚是日本來的,到中國山西的這個這個五臺山…
這種“這個這個”的講解,聽起來會使人焦躁不安,而且很難聽懂講解的真實內容。
造成不良口語習慣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思維出現(xiàn)障礙,便用廢話填空,說一段話,由于想的跟不上說的,大腦出現(xiàn)“ 短路”,不自覺地便重復一些字眼,如 “這個這個” 、“ 嗯”、“ 基本上” 、“ 原來呢” 、“ 結果呢” 、“ 反正” 、“呢 ”等,這些詞不表達任何意義,只是用來延長思維的時間;二是用重復的方法填空。由于臨時選擇詞語,尋找用詞,或考慮其他因素(如是否得體等),邊想邊說就容易“卡殼”,如果對講解內容熟悉,自然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如果不熟悉,在短時間內要回答游客的問題,就要靠臨時調動平時所積累的知識,組合詞語來加以表達,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出現(xiàn)習慣的不良口語。如:
“這個計劃生育的問題,在我國,這個這個……是一個這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所謂計劃生育政策,就是這個這個……也可以這么說吧,就是提倡只生一個孩子,因為,昵…
這位導游人員想表達清楚,可又找不準適合的詞語,遲疑中就隨便重復一些不起表達作用的詞語。
作為一名導游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思維應該敏捷,口齒應該清晰,用詞應當準確。即使游客突然提出一些問題,不便給予確切的答復,也不要含糊其詞, 用一些拖泥帶水的習慣口頭語來應付。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圖文音視頻,版權均屬新科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獲得本站協(xié)議
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