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考試歷史知識:鄭州被遺忘3600年的商都2016/5/27 19:20:41 |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發(fā)布者: | 查看:813次


3600年前,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鄭州曾為夏、商都城之一,為管、鄭、韓等藩國的首府,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 轄區(qū)內發(fā)現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為“有熊氏”生于軒轅之丘。部分學者認為夏代曾建都于陽城(今登封市)。春秋戰(zhàn)國時期,鄭、韓先后在新鄭建都(為當時周帝國的二級行政單位),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qū)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之后,歷代先后在鄭州地區(qū)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于今天的管城區(qū)。北宋建都汴京后,鄭州屬京畿路(今開封市),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金代,隸南京路(今開封市)。金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復名管城縣。清雍正二年(1724)鄭州升為直隸州,隸河南省。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本世紀初,由于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匯,鄭縣經濟得到較快發(fā)展。1923年,鄭州爆發(fā)了“二七大罷工”。1913年改鄭州為鄭縣。1928年改鄭縣為鄭州市。1931年撤市復改鄭縣。1933年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1948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鄭州,設鄭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開封遷入鄭州,鄭州成為河南省省會。

悠久的歷史給鄭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全市有各類文物古跡1400多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嵩山風景名勝區(qū)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腳下,威震海內外的少林功夫從這里走向世界。這里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測景臺和元代觀星臺、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廟等。在鄭州周圍,還有星羅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關隘和古戰(zhàn)場遺址,著名歷史人物列子、子產、杜甫、白居易、高拱等出生在鄭州。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的搖籃,鄭州地區(qū)則是搖籃里的一顆明珠。早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已經聚集了一些氏族和部落。夏末商初,又留下了洛達廟類型文化遺址和南關外期文化遺存。到了商代中期,鄭州已經筑起了一座規(guī)模巨大的城垣,這就是鄭州商城。1955年,鄭州商城的發(fā)現意義非凡。對于中國考古學領域而言,他們第一次找到了盤庚遷殷之前商朝的都城;而對于鄭州這個城市來說,3600年前即為天下之中心,再一次增添了她的厚重與榮耀。

繁華商都

廢墟和遺跡呈現歷史

時間:公元前1600年地點:鄭州市區(qū)商代王城清晨,天還沒有亮,一群群奴隸們在主人的吆喝與叫罵聲中爬起來,來不及洗一把臉,他們就匆匆走出了自己狹窄陰暗的睡處———一個僅能容身的小屋,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對于他們來說,一切都只需按部就班,因為這個并不年輕的都城里的生活已經像他們最熟練的冶煉程序一樣,中規(guī)中矩,并由此慢慢地走向繁華。

奴隸們邁著整齊的步子,走到了大街上,奔向自己勞動的地點———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坊。

拿起榔頭,拿起石鐮,拿起制骨器,拿起針和麻,一天的勞作開始了。火熱的銅水映紅了人們的臉,并在他們靈巧的雙手指引下冷卻、凝固,變成圖案優(yōu)美的祭器或者鋒利的武器;牛馬和敵人的骨骼堆積得就像一垛垛秋收的麥草,他們細心地尋找合適的骨頭,并用制骨器或鋸或削或劈或磨,骨頭變成了酒杯、刀、錐、鏟、鏢、針……農田里,他們播下黍、粟、稻、麥,收獲后就拿去釀酒,貢獻給商王和貴族們飲用;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建筑工地上,嗨喲嗨喲的號子此起彼伏,這是他們在為王公貴族們蓋宮殿,他們還不會燒制磚頭,但用石頭夯實的土墻也很結實,用銅器和玉器裝飾過的宮殿富麗堂皇;更多的人們分布在野地里,放牧牛羊,采集玉石,圍捕野獸。

如果奴隸們有機會從作坊里溜出來,就能看到外面那個繁華的世界:街上,身著各式各樣麻織衣服的人們來來往往,不少人停在街邊用貝殼、銅器或者玉器換取他們需要的生活用品。路兩旁房屋林立,雞犬之聲相聞,一到吃飯時間,這些土墻草頂的圓形屋子上就會冒出縷縷炊煙,飄出煮麥子或牛肉的香味兒。突然,征戰(zhàn)遠方的部族首領回來了,帶著俘獲的敵人與繳獲的財物,整齊的軍隊穿過城區(qū)寬闊的大街來到巍峨的宮城前,脫去戰(zhàn)袍,卸下石戈,接受商王的迎接與慰勞。在響亮的鐘鼓禮樂聲中,他們用銅尊與敵人首領的人頭骨做的酒具飲酒慶祝,在雄偉的祭壇上焚香告示祖先與神靈,繳獲的象牙、玉器、銅器與瑪瑙則分發(fā)給有功的將士與王公貴族們……

3600年前,這座都城已經控制了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從北方陰山、燕山一線到長江以南,從西部隴山到東部海濱,這個廣闊的范圍都在它的輻轄之下,這里聚集著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工匠,有了世界上規(guī)模最為壯觀的勞作場景,創(chuàng)造著世界上最早最先進的文明,成為整個華夏文明的重心和中心。但隨后的征戰(zhàn)、殺伐、朝代更迭,使宮殿、作坊、銅器、玉石、酒樽都被埋進了土里。

1950年秋,一位小學教師在鄭州城東南郊一個名叫二里崗的高地上發(fā)現了商代的陶器和石器,隨后中央和省、市文化部門的文物機構開始對鄭州商城進行發(fā)掘,歷經3000多年的廢墟與遺跡終于把這座泥土里包裹的繁華都市又呈現在我們眼前。

宏偉商都

城市規(guī)模古華夏最大

通過對商城幾十年的發(fā)掘,人們認識到這是一個時代比殷墟更早、范圍也更大的都城。它南北向略呈長方形,城墻周長近7公里,殘存高度l~5米,墻底寬20~30米。這個面積達25平方公里的巨大遺址中,中部是城墻環(huán)繞的城址,城墻上有11個缺口,可能是當時的城門。城內北部和東北部為宮殿區(qū),已發(fā)掘出3座大型宮殿的夯土基址,宮殿區(qū)東部還有蓄水池和輸水管道等貯水設施。而在商城南面與西面不遠,又發(fā)現有長達數公里的夯土外城墻。

1982年,城墻東南角外發(fā)現了第二個窖藏,埋藏銅器13件,其中有大方鼎2件,大圓鼎1件,小圓鼎、樽和觚各2件,卣、盂和盤各1件。出土時大方鼎和大圓鼎平放在一起,鼎口相對;形體較小的器物放置在大方鼎內。1996年,西城墻南段外側發(fā)現了一個窖藏。這個窖藏中只有兩件東西向并列放置的大方鼎,最大的一件竟高達100厘米。

這些銅器器類齊全,包括了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兵器,同時,銅器形體高大雄偉,鑄造精美,紋飾講究,它們的主人無疑只能是商王。而商城東城墻“探溝7”第二層至第五層出的木炭,經碳14測定其樹輪校正年代為公元前1620年至公元前1595年,與古文獻所載成湯都亳之年相差不遠。

在離商城遺址不遠的偃師也存在著一個規(guī)模不小的商代早期都城遺址,碳14測定的年代與商城幾乎處于同一時代。所以有學者認為鄭州商城就是亳都,也有學者認為偃師遺址才是商代最早國都。但爭論雙方都承認兩座城均有城墻和宮殿遺跡,都承認兩座城內出土的文物風格相同、時代相同,同屬于商代早期。因此,無論此都是哪個帝王所造,鄭州商城的主人是商王,它是商朝的都城是無疑的。河南博物院研究員張維華說,作為商朝的都城,商城肯定是當時華夏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從出土的遺址、器物看,當時宮城里已經有了地下排水溝,蓄水池,技術先進的冶煉場所,大規(guī)模的宮殿基址,以及刻有文字雛形的骨器,因此這座城的文明程度也是無可置疑的。從遺址的范圍看,鄭州商都的城市規(guī)模、建筑規(guī)模也都是當時無可比擬的。上世紀50年代任省文物工作隊隊長、河南博物院研究員的許順湛也說,偃師商城與鄭州商城兩座都城相比,前者規(guī)模遠遠不如后者,如果加上鄭州商城的外郭城,偃師商城更是望塵莫及。

那么,商城與世界上同時期的其他都城遺址相比情況怎樣?張維華說,此方面的比較目前還沒有,但他現在正在做,從商城現在的規(guī)??矗谑澜缟峡隙ㄊ呛艽蟮某?。

文明商都

早期城市文明在此衍播

商城遺址從發(fā)現到現在,已經出土了許多代表著當時整個華夏文明與生產力水平的文物,如精美的銅器、玉石,大規(guī)模的宮殿基址,合理的排水渠道等。從中可以看出,早期城市文明已經開始在中原腹地衍播。

蓄水池供水開城市供水先河

1986年與1992年,文物部門先后在黃河醫(yī)院院內發(fā)現有用石板砌成的石板池遺跡,經過專家考證,認定這是商代一個供人們生活用水的蓄水池遺址。

據專家介紹,河南登封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陽城遺址曾發(fā)現有自成系統(tǒng)進行城市供水的例子,通過地下輸水管道把水引入城內。鄭州商城內雖然沒有發(fā)現像陽城那樣的供水系統(tǒng),但是,利用蓄水池供應城市用水,可以說是開了城市供水系統(tǒng)的先河,為后代的城市供水系統(tǒng)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另外,商城內離宮殿區(qū)較遠的地方還發(fā)現了一些水井,這些水井與石板蓄水池為研究我國古代供水設施建設提供了重要資料。

農業(yè)手工業(yè)已經分工

據資料介紹,當時鄭州商城不僅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已經分工,而且手工業(yè)本身各個部分也已經分工,如有制陶、制銅、制骨工場。不僅手工業(yè)的各部分有分工,而且一個手工業(yè)部分的內部還有更細的分工,如制陶工業(yè)制骨工業(yè)即是。一件精致的作品沒有專門的技術工人是制造不出來的,比如骨鏃這種戰(zhàn)爭中極需要的武器,只有設立一個專門的部門才能大規(guī)模的制造,才能提高熟練程度,提高生產率。

出現民間習刻文字

1953年,鄭州商城東南的二里崗遺址先后發(fā)現2片帶字的骨料。30年后,又發(fā)現了2片有刻劃文字的骨料,有3個單字。

考古專家認為,文字的發(fā)現,無疑可以直接反映當時商人的文明水平。從字的寫法與結構看,這些字確實是人為有意識地刻劃上去的文字,刻劃的人肯定不是受過專門訓練的文吏,使用的文字可能是流行在民間的一種手體文字。同時這種民間習刻文字,對研究文字最初的發(fā)展與字體結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圖文音視頻,版權均屬新科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獲得本站協議 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熱門課程
  • 您的電話: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課程
找到了感興趣的課程!